山奈苷的作用 - 生物活性 - 靶点活性
发布时间:2018-11-29 18:17:29 编辑作者:活性达人首先我们介绍山奈苷的生物活性:
1)体外活性
山奈苷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在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中,山奈苷在1-20μM时存活率高于90%,并且存活率在25和50μM时迅速下降。山奈苷(15μM)增加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胰岛素受体β酪氨酸磷酸化和酪氨酸磷酸化,并且这种效果类似于10nM胰岛素的效果。
山奈苷(15μM)也刺激ser473的akt磷酸化,刺激可被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阻断。山奈苷在15μM时有效地发挥GLUT4向脂肪细胞膜的转运,并且这被渥曼青霉素抑制。此外,山奈苷可增加成熟3T3-L1脂肪细胞中分化细胞和分泌脂联素的Glu4蛋白总水平[1]。山奈苷对人癌细胞如HeLa和MDA-MB231细胞具有细胞毒性,IC50为45±2.6和65±2.6μM,对非致瘤细胞显示低毒性作用。
山奈苷(45μM)在治疗24和48小时后诱导HeLa细胞凋亡,并在HeLa细胞中引起活性氧(ROS)的产生。此外,山奈苷(45μM)发挥G1期阻滞作用,导致与细胞凋亡内在途径相关的蛋白质表达,并激活HeLa细胞中的caspase 3 [2]。
2)体内活性
山奈苷(2.5,10和25 mg / kg,ip)显着抑制肿瘤生长40%,87%和97%,并且在nu / nu小鼠中肿瘤重量分别降低37%,81%和95% HeLa肿瘤。山奈苷还抑制细胞增殖并延长携带肿瘤的小鼠的寿命[2]。
我们已经了解了山奈苷的生物活性,接下来如何做活性实验呢?一般来说,有如下的两种方法:
1)细胞实验
通过MTT测定进行活力测定。将预融合的3T3-L1前脂肪细胞接种以达到汇合。在汇合后(第0天)立即加入山奈苷代替胰岛素,并在加入化合物后3小时测量活力。在第8天进行另一次细胞活力测定。对于山奈菌素与胰岛素处理组合,从第0天到第8天同时加入各种浓度的山奈菌素和0.2nM胰岛素。在分化期间(第0天至第8天)没有胰岛素或山奈素处理的细胞 用作对照。最后,为了验证用胰岛素或山奈素处理成熟的3T3-L1细胞24-48小时的细胞活力,将MTT在化合物处理的24小时和48小时结束时孵育3小时,并计算存活率和 与没有胰岛素或山奈素的情况相比[1]。
2)动物实验
将nu / nu小鼠的背部皮下注射HeLa细胞(1.5×106)。肿瘤植入后4小时,5只小鼠组接受2.5至25mg / kg剂量的山奈苷,溶于0.1mL 0.9%盐水溶液,1mg / kg顺铂(CDDP)或1mg / kg注射紫杉醇(PCX) 每天腹腔注射32天。动物对照组接受0.1mL载体溶液。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并计算它们的尺寸(mm3)肿瘤体积=长度×宽度×高度2。在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并切除肿瘤并称重[2]。
今天介绍了山奈苷的作用,并且详细地说明了它的生物活性和实验方法。综上所述,山奈苷Kaempferitrin是一种天然黄酮苷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消炎、抗糖尿病、抗肿瘤和化疗的作用,同时可激活胰岛素 (insulin) 信号传导。它的靶点活性是cell cycle arrest,PFK。
您可能想了解山奈苷的物理化学性质https://www.chemsrc.com/cas/482-38-2_831523.html。如果您有其他资讯方面的需求,请和化源网联系。
参考文献:
[1]. Tzeng YM, et al. Kaempferitrin activates the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 and stimulates secretion of adiponectin in 3T3-L1 adipocytes. Eur J Pharmacol. 2009 Apr 1;607(1-3):27-34.
[2]. Alonso-Castro AJ, et al. Kaempferitrin induces apoptosis via intrinsic pathway in HeLa cells and exerts antitumor effects. J Ethnopharmacol. 2013 Jan 30;145(2):476-89.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化合物: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注明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若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化源网,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标题:山奈苷的作用 - 生物活性 - 靶点活性 地址:https://m.chemsrc.com/mip/news/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