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铌结构式
|
常用名 | 碳化铌 | 英文名 | Niobium carbide |
|---|---|---|---|---|
| CAS号 | 12069-94-2 | 分子量 | 105.925 | |
| 密度 | 7.6 g/mL at 25 °C(lit.) | 沸点 | 4300°C | |
| 分子式 | CHNb | 熔点 | 3500°C | |
| MSDS | N/A | 闪点 | N/A |
碳化铌用途1.作为碳化物硬质合金添加剂,它是三元、四元碳化物固溶物组分,如WC-NbC-C三元系等。也可作紫色人造宝石。 2.用于生产耐磨薄膜及半导体薄膜。也可作生产碳化钼的原料。可作制造无铬的特殊合金及工程陶瓷等。 |
| 中文名 | 碳化铌 |
|---|---|
| 英文名 | Methylidyneniobium |
| 英文别名 | 更多 |
| 密度 | 7.6 g/mL at 25 °C(lit.) |
|---|---|
| 沸点 | 4300°C |
| 熔点 | 3500°C |
| 分子式 | CHNb |
| 分子量 | 105.925 |
| 精确质量 | 105.914223 |
| 外观性状 | Powder | White |
| 储存条件 | 常温密闭,阴凉通风干燥 |
| 稳定性 | 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的物料 氧化物。不溶于冷热盐酸、硫酸、硝酸,溶于热的氢氟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在1000~1100 ℃下稳定,在1100 ℃以上则迅速氧化成五氧化铌。碳化铌易熔于碳化钛、碳化锆、碳化钨等化合物中,并一起生成类质同晶固溶混合物。 属于氯化钠型晶体结构,晶格常数4.471A·(1A·=0.1nm),比刚玉还硬,微维氏硬度(负荷50g)是2400kg/mm2。熔点也很高,为3490℃[81,82]。 |
| 水溶解性 | Insoluble in water. |
| 计算化学 |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0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
| 更多 | 1. 性状:灰棕色金属状粉末,结合碳量为11.45%(质量分数),具有紫色光泽。 2. 密度(g/mL,25℃):7.7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8.47 4. 熔点(ºC):2300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1mmHg):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20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物,不溶于酸和水。 20. 晶格常数a=0.447 nm 21. 弹性模量338000 N/mm2 22. 热膨胀系数6.65×10-6/K 23. 热导率14 W/(m·K) 24. 生成热-140.7 kJ/mol 25. 比热容36.8 J/(mol·K) 26. 电阻率35 μΩ·cm。 |
| 危害码 (欧洲) | F+ |
|---|---|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3178 |
| WGK德国 | 3 |
| Niobium, methylidyne- |
| EINECS 235-117-8 |
| Methylidyneniobium |
| MFCD00016237 |
2.直接法 以金属铌和炭黑为原料来制备碳化铌:将金属铌粉和炭黑按比例配合,经充分混合后,在真空或氢气中加热至1600~1700℃,使其直接碳化即制得碳化铌。
4.辅助金属浴法。使用钴作辅助金属,选用Nb与Co按1∶2的比例组成金属浴,用纯石墨坩埚,在氢气流中于塔曼炉中加热至1800℃,冷却后(升温要在1h内,在最高温度保持2~3h,在2h内冷却至室温)用浓盐酸将钴溶解除去,则得到粒度为100~200μm的粉末状NbC,纯度为含结合碳11.3%(质量分数),游离碳0.3%(质量分数)。用这个方法制得的NbC与TaC的情况相同,杂质特别是氧和氮的含量低为其特征(氧100×10-6,氮10×10-6以下)。 5.气相反应法。把五氯化铌NbCl5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到经直接通电加热至1000℃左右的钨丝上,在钨丝表面形成金属铌层,接着增大通过钨丝的电流,以提高金属铌层温度达1300℃。另外,将通向钨丝表面的气体,由上述的混合气改换成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通到铌层上部,使铌碳化变成碳化铌。
6.由金属铌经碳化制取。把氧化铌Nb2O5或Nb2O3用氢还原制得的铌粉或者将氢化铌的粉末与炭黑按等摩尔比混合[用球磨机干式混合10h,然后加压成型,用铌粉时为高压(294199.5kPa左右);用氢化铌时为低压(98066.5kPa左右)]。把这种加压成型的粉末保存在纯石墨坩埚或盘内,在氢气流中(使用露点约-35℃的纯氢)用塔曼炉或感应加热炉加热至1300~1400℃,使之渗碳形成碳化铌。加热时间决定于原料的用量和加热炉电容,一般,必须在最高温度下保持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