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菁蓝

更新时间:2024-01-02 21:34:15

酞菁蓝结构式
酞菁蓝结构式
品牌特惠专场
常用名 酞菁蓝 英文名 C.I. Pigment Blue 15
CAS号 147-14-8 分子量 576.069
密度 N/A 沸点 N/A
分子式 C32H16CuN8 熔点 600°C (dec.)
MSDS 中文版 美版 闪点 N/A

 酞菁蓝用途


【用途 】
非稳定α-型红光蓝,着色力强,可用于乳胶及水性涂料
【用途 】
稳定β-型绿光蓝,分散性好,遮盖力高,用于醇酸树脂漆
【用途 】
用于各类溶剂型油漆、塑料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快印油墨
【用途 】
用于油墨、油漆、塑料、橡胶、涂料色浆及合成纤维原浆着色
【用途 】
用于油漆、喷漆、油墨、塑料、橡胶的着色
【用途 】
用于油漆、油墨、塑料、橡胶、文教用品的着色和涂料印花
【用途 】
用于油漆、油墨、塑料及橡胶等的着色
【用途 】
用于制造孔雀蓝色油墨,用于醇酸漆等的着色,也用于塑料制品、文教用品等的着色
【用途 】
主要用于油墨、塑料、橡胶和文教用品的着色。
【用途 】
主要用于油墨、涂料、塑料、橡胶和文教用品的着色。
【用途 】
主要用于油墨、涂料、橡胶制品和各种塑料的着色
【用途 】
主要用于油墨、印铁油墨、涂料、绘画水彩、油彩颜料和涂料印花以及橡胶制品和塑料制品的着色。
更多

 酞菁蓝名称

中文名 酞菁铜(II)
英文名 Phthalocyanine Blue
中文别名 C.I.颜料蓝15 | 酞菁蓝(α-型) | 铜钛菁 | 酞菁蓝 | 颜料蓝15 | 颜料蓝15/颜料蓝B | 酞菁蓝B | 颜料蓝 15
英文别名 更多

 酞菁蓝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 600°C (dec.)
分子式 C32H16CuN8
分子量 576.069
精确质量 575.079407
PSA 84.02000
LogP 1.46190
外观性状 蓝色粉末
储存条件

密封于干燥阴凉处保存。

稳定性

1.常温常压下稳定。溶于98%的硫酸中,不溶于水和醇。在热的硝酸中分解,用作为墨水和油漆的颜料。

水溶解性 水溶性:不溶;可溶于:硫酸;不溶:醇
计算化学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98.9

7.重原子数量:41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180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更多

1. 性状:光亮的蓝色晶体。有α和β两种晶型。β型更稳定。

2. 熔点(ºC):600ºC 3. 溶解性: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

 酞菁蓝MSDS


模块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酞菁铜(II)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Phthalocyanine blue
Pigment Blue 15
CuPc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非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Phthalocyanine blue
别名
Pigment Blue 15
CuPc
: C32H16CuN8
分子式
: 576.07 g/mol
分子量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
29H,31H-Phthalocyaninato(2-)-N29,N30,N31,N32 copper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47-14-8
No.) 205-685-1
EC-编号

模块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铜的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无特别的环境预防要求。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b) 气味
无臭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350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 0.0001 hPa 在 20 °C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356 °C 在 1,013 hPa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 2,000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大鼠 - 雄性 - > 5,00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皮肤 - 兔子 - 无皮肤刺激 - 4 h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南404
眼睛刺激或腐蚀
眼睛 - 兔子 - 无眼睛刺激 - 24 h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南405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过敏原的最大化试验 - 豚鼠 - 不引起皮肤过敏。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南406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仓鼠 - 成纤维细胞 - 有或没有代谢活化作用 - 阴性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Ames 试验(艾姆斯试验) - 鼠伤寒沙门氏菌 - 有或没有代谢活化作用 - 阴性
细胞突变性-体内试验 - 小鼠 - 雄性和雌性 - 腹膜内的 - 阴性
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反复染毒毒性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经口 - 未观察到有害效果的水平 - 1,000 mg/kg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GL8510000

模块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死亡率 半数致死浓度(LC50) - 斑马担尼鱼(斑马鱼) - > 100 mg/l - 96 h
方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203
死亡率 半数致死浓度(LC50) - 鲫属 (鲤鱼) - > 100 mg/l - 96 h
方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203
对水蚤和其他水生无脊固定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大型蚤 (水蚤) - > 500 mg/l - 48 h
椎动物的毒性方法: 67/548/EEC指令,附录V,C2。
对藻类的毒性静态试验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近具刺链带藻 (绿藻) - > 100 mg/l - 72 h
方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201
细菌毒性呼吸抑制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污泥处理 - > 10,000 mg/l - 3 h
方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209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生物降解能力好氧的 - 接触时间 28 d
结果: 5 % - 不可生物降解的。
方法: 经合组织(OECD )测试指南 301C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国际海运危规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酞菁蓝毒性和生态

酞菁蓝毒理学数据:

二、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15 gm/kg;

大鼠腹腔LD:>3 gm/kg.

主要的刺激性影响:

在皮肤上面:可能引起发炎。

在眼睛上面: 可能引起发炎。

致敏作用:没有已知的敏化作用。

酞菁蓝生态学数据:

三、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酞菁蓝毒性英文版

 酞菁蓝安全信息

个人防护装备 Eyeshields;Gloves;type N95 (US);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
危害码 (欧洲) Xi,Xn
风险声明 (欧洲)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 R48:Danger of serious damage to health by prolonged exposure. R41:Risk of serious damage to eyes. R37/38:Irritating to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 R20/21/22:Harmful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
安全声明 (欧洲) 22-24/25
危险品运输编码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WGK德国 -
RTECS号 GL8510000
海关编码 3204170000

 酞菁蓝合成线路

 酞菁蓝制备

1.该产品合成方法多种,工业上常用的有烘焙法和溶剂法,现以溶剂法为例说明。
反应方程式

操作过程
缩合 在釜中加入三氯苯2776kg、苯酐1200kg及尿素1000kg,升温至160℃,保温2h,第六次加入三氯苯及850kg 尿素及230kg氯化亚铜,加毕升温,并保持一定时间。第三次加入三氯苯867kg及钼酸铵13.4kg,加毕后逐渐升温至200℃左右,进行保温反应。然后移入蒸馏锅加入液碱,并用直接蒸汽蒸出溶剂。以水漂洗,继续蒸净,物料以薄膜干燥器干燥,得粗制品酞菁蓝1250kg。
精制 将135kg精制品加入至850kg 98%的硫酸中溶解,在40℃保温,再加入二甲苯17kg,升温至70℃,逐渐降温至24℃,稀释于水中,静止3h,吸去上层废液,如此重复三次后,用30%氢氧化钠中和至pH=8~9,搅拌后以直接蒸汽煮沸半小时,水洗、干燥、磨粉得精制酞菁蓝118kg。

2.在装配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瓶中,放入4mol的邻苯二甲腈和1mol的青铜粉(copper bronze),置于油浴上加热并搅拌。在190℃时反应混合物开始出现绿色,到220℃时,反应物变成糊状且越来越黏稠。在270℃下继续搅拌10min。当油浴温度达到220℃时,瓶内反应物温度会很快上升,并超过浴温45℃。在油浴中继续反应5min,稍微冷却后,加入乙醇,搅拌分散反应物。将完全粉状的产物反复用乙醇煮沸几次,直到乙醇液不再有颜色且不再含有邻苯二甲腈为止。产品干燥后,即得到酞菁铜产品,产率75%~90%。上述产品中仍夹杂有未反应的铜粉,可用浓硫酸处理除去,方法如下:

将完全粉碎的酞菁铜颜料,加入到十倍量的浓硫酸中,在室温下搅拌,1h后经砂芯漏斗过滤,滤渣用浓硫酸洗。然后将滤液与硫酸洗液合并,慢慢倒入到100份重的冰上,并不断搅拌,得到蓝色絮状沉淀后,放置2~3h后,用沸水洗,用热乙醇洗后,在100℃下干燥,得精制的酞菁铜。产率为粗产品的90%~95%。

3.通常采用苯酐尿素法生产。以煤油(或三氯化苯、烷萘苯等)为溶剂,钼酸铵为催化剂,由苯酐与尿素、氯化亚铜缩合制得粗酞菁蓝,再经精制和颜料化后处理而得成品。其反应机理如下
147-14-8 preparation

其具体的生产工艺过程有烘焙(固相)法和溶剂法两种,分述如下。
(1)烘焙法 将苯酐、尿素、氯化亚铜、钼酸铵按一定的比例加入转炉内,同时加入铜球,帮助搅拌和研磨。炉下部用电或煤气、液化气加热。将缩合温度升至110℃,保持4h。再调升至120~170℃,每小时升温10℃;从170~220℃,每小时升温20℃;在200~220℃保温8~10h。缩合完毕后,用水环泵将物料抽至粗品仓。再将氯化钙、二甲苯和钢球及粗酞菁蓝加入球磨机中研磨3~4h后取出,加入水溶罐中溶盐,合格后用泵送至酸煮罐,用3%盐酸热处理,再用泵打入板框压滤机过滤、洗涤。将滤饼加入碱煮罐,用3%~5%烧碱液热处理,再用泵送入板框压滤机过滤、洗涤。将滤饼放入加料器,再用螺旋输送机送至闪蒸干燥机进行干燥。用引风机将物料抽至旋风收料器和袋滤器,将干料成品放入成品料仓,再经混拼机混拼,去成品包装。

(2)溶剂法 将溶剂煤油、催化剂钼酸铵、氯化亚铜加入缩合釜中,加热使温度升至95~100℃时,在搅拌下0.5h内投完苯酐,1h内投完尿素并使温度升至120℃,再经1h加热到130℃,1h加热到160℃,3h加热到185℃,1h加热到208℃;在208~216℃回流2~3h,缩合完毕。将产物加入耙式干燥机蒸出煤油回收再用,粗酞菁蓝用真空泵抽至料仓,经碱洗罐处理后去真空带式过滤机过滤洗涤后,再经酸洗罐处理后去真空带式过滤机过滤洗涤。滤饼放入加料器,经螺旋输送机送入闪蒸干燥机,用热空气干燥。用引风机将物料抽至旋风除尘器、袋滤器,然后放入铜酞菁料仓。按比例将铜酞菁、食盐和乙二醇加入捏合机中,研磨约6h或经分析检验颜料化完全合格后,放入水溶罐中,再用泵打入板框压滤机过滤、洗涤。滤饼放入加料器,经螺旋输送机送入闪蒸干燥机,用热空气加热。再用引风机将物料抽至旋风收料器和袋滤器,放入成品料仓,经混拼机混拼后去成品包装。

 酞菁蓝海关

海关编码 3204170000

 酞菁蓝文献32

更多文献
Forming End-to-End Oligomers of Gold Nanorods Using Porphyrins and Phthalocyanines.

Langmuir 31 , 6902-8, (2015)

The illumination of aggregated metal nanospecies can create strong local electric fields to brighten Raman scattering. This study describes a procedure to self-assemble gold nanorods (NRs) through the...

Spin-based diagnostic of nanostructure in copper phthalocyanine-C60 solar cell blends.

ACS Nano 6(12) , 10808-15, (2012)

Nanostructure and molecular orientation play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organic thin films. In practical devices, such as organic solar cells consisting of donor-acceptor mixtu...

Contrast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utilizing high absorption and high charge mobility organic layers.

Opt. Express 14 , 7954 - 7959, (2006)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utilizing copper phthalocyanine (CuPc) and C(60) as the hole- and electron-injection layers were reported.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device without CuPc and C(60) lay...

 酞菁蓝英文别名

29H,31H-Phthalocyanine, copper(2+) salt (1:1)
C.I. Pigment Blue 15
Copper phthalocyanine
Copper(II) Phthalocyanine (α-form)
Phthalocyanine Copper
CuPc,Phthalocyanine blue,Pigment Blue 15
Pigment Blue 15
Copper(2+) phthalocyanine-29,31-diide
Copper, [29H,31H-phthalocyaninato(2-)-κN29,κN30,κN31,κN32]-, (SP-4-1)-
phthalocyanine blue
(SP-4-1)-[29H,31H-Phthalocyaninato(2-)-N29,N30,N31,N32]copper
[29H,31H-phthalocyaninato(2-)-κ2N29,N31]copper
Copper(II) Phthalocyanine (β-forM)
MFCD00010719
EINECS 205-685-1
Copper(II) phthalocyanine
Phthalocyanine Copper(II) (α-form)
品牌现货直购
推荐供应商:










查看所有供应商和价格请点击:

酞菁蓝生产厂家

酞菁蓝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