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钠结构式
|
常用名 | 氟化钠 | 英文名 | Sodium Fluoride |
---|---|---|---|---|
CAS号 | 7681-49-4 | 分子量 | 41.98820 | |
密度 | 1.02 g/mL at 20 °C | 沸点 | 1700 °C | |
分子式 | FNa | 熔点 | 993 °C(lit.) | |
MSDS | 中文版 美版 | 闪点 | 1704°C | |
符号 |
GHS06 |
信号词 | Danger |
氟化钠用途氟化钠是氟化的无机盐, 用作杀虫剂, 也可以用来供水, 作为木材防腐剂,在清洗剂,制造玻璃,及其他方面具有多种用途。 |
中文名 | 氟化钠 |
---|---|
英文名 | sodium fluoride |
英文别名 | 更多 |
密度 | 1.02 g/mL at 20 °C |
---|---|
沸点 | 1700 °C |
熔点 | 993 °C(lit.) |
分子式 | FNa |
分子量 | 41.98820 |
闪点 | 1704°C |
精确质量 | 41.98820 |
外观性状 | 白色无气味的粉末或晶体 |
蒸汽压 | 1.4 mm Hg ( 0 °C) |
折射率 | 1.336 |
储存条件 |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稳定性 | 1.有毒,有腐蚀性。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为4.0g(15℃),5.0g(100℃),不溶于乙醇。在水溶液中部分水解,故水溶液显碱性,饱和溶液的pH值为7.4。 2.稳定性 稳定 3.禁配物 强酸 4.聚合危害 不聚合 |
水溶解性 | 4 g/100 mL (25 ºC) |
分子结构 |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41.988173 Da 8、标称质量:42 Da 9、平均质量:41.9882 Da |
计算化学 |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
更多 | 1.性状:白色粉末或结晶,无臭。 2.pH值:7.4(新配制的饱和溶液) 3.熔点(℃):986.9~996 4.沸点(℃):1695~1700 5.相对密度(水=1):2.56~2.79 6.饱和蒸气压(kPa):0.13(1077℃) 7.辛醇/水分配系数:-0.77 8.溶解性: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多为误服所致。服后立即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休克、呼吸困难、紫绀。可能于2~4小时内死亡。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吞咽肌麻痹,手足抽搐或四肢肌肉痉挛。氟化钠粉尘和蒸气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可以引起皮炎。 慢性影响:可引起氟骨症。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刺激性: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重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以含氟化物7~9ppm的饲料连续喂养可引起牙钙化障碍,剂量增大则致骨骼改变。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mg/皿。细胞遗传学分析:人成纤维细胞20mg/L。 生死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240mg/kg(孕11~14天),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人不明确。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速测管法;离子选择电极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GB7484-87,水质,氟化物)氟试剂分光光度法(GB7483-87,水质,氟化物)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4-95,空气,氟化物)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工作服不要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尽快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
氟化钠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52mg/kg(大鼠经口);57mg/kg(小鼠经口) 2.刺激性 家兔经眼:20mg(24h),中度刺激。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 大鼠以含氟化物7~9ppm的饲料连续喂养可引起牙钙化障碍,剂量增大则致骨骼改变。 4.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1mg/皿。细胞遗传学分析:人成纤维细胞20mg/L。程序外DNA合成:人成纤维细胞100mg/L。DNA抑制:人成纤维细胞100mg/L。 5.致畸性 大鼠孕后11~14d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240mg/kg,致肌肉骨骼系统发育畸形。雌性大鼠交配前85d,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255mg/kg,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大鼠多代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3.4mg/kg,致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 6.致癌性 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 7.其他 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240mg/kg(孕11~14d),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氟化钠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
符号 |
GHS06 |
---|---|
信号词 | Danger |
危害声明 | H301-H315-H319 |
补充危害声明 | Contact with acids liberates very toxic gas. |
警示性声明 | Missing Phrase - N15.00950417-P305 + P351 + P338 |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Faceshields;Gloves;type P2 (EN 143) respirator cartridges |
危害码 (欧洲) | T:Toxic |
风险声明 (欧洲) | R25;R32;R36/38 |
安全声明 (欧洲) | S23-S24/25-S45-S36-S22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1690 6.1/PG 3 |
WGK德国 | 1 |
RTECS号 | WB0350000 |
包装等级 | III |
危险类别 | 6.1 |
海关编码 | 2826192010 |
1.熔浸法
将萤石、纯碱和石英砂,在高温(800~900℃)下煅烧,然后用水浸取,再经蒸发、结晶、干燥得成品。反应方程式如下:
2.中和法
用纯碱或烧碱中和氢氟酸而得,反应方程式如下:
在中和锅内用母液溶解纯碱,然后加入30%的氢氟酸中和至pH值8~9,且有CO2气体逸出为止,氢氟酸中往往含有氟硅酸杂质,中和后生成氟硅酸钠;在90~95℃:下加热1h,氟硅酸钠即分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中和过程中pH值不得低于8,不然氟硅酸钠难被碱分解,中和液静置1h,清液经浓缩后冷却析出氟化钠结晶,再经离心分离、干燥、粉碎得成品。
3.氟硅酸钠法
由湿法磷酸和磷肥副产的氟硅酸,按常规方法可制得99.87%的氟硅酸钠。在84~95℃和0.15MPa的条件下反应160~180min、过量5%~8%的碱性溶液(pH值为8~9)中,生成氟化钠。反应方程式如下:
中和液静置澄清后,清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后用50~60℃的热水洗涤,间接干燥得成品。
4.工业上制备氟化钠由氟硅酸钠作原料。在聚乙烯的烧杯中将45g氟硅酸钠溶于50g水中,加热至80℃,在搅拌下缓缓加入50.7g碳酸钠,接着加入49% NaOH水溶液39g,加热至95℃以上,即有氟化钠沉淀生成,抽滤,用水充分洗涤数遍,干燥。可得58g氟化钠。纯度可达99%。
5.制取高纯度的氟化钠,可使氢氟酸与碳酸钠、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作用。在聚乙烯的烧杯中,加入50g 46%的氢氟酸,加水42g稀释,使浓度为25%。加计算量的NaOH水溶液,氟化钠沉淀立即生成,吸滤,用水充分洗涤。在烘箱中于110℃烘干。为制取极纯品,可用高纯度的氢氟酸与碳酸氢钠中和,至弱酸性即达终点,沉淀在550~650℃下干燥即可。
海关编码 | 2826192010 |
---|
Functional consequence of the MET-T1010I polymorphism in breast cancer.
Oncotarget 6(5) , 2604-14, (2015) Major breast cancer predisposition genes, only account for approximately 30% of high-risk breast cancer families and only explain 15% of breast cancer familial relative risk. The HGF growth factor rec... |
|
Immunomodulation by the Pseudomonas syringae HopZ type III effector family in Arabidopsis.
PLoS ONE 9(12) , e116152, (2014) Pseudomonas syringae employs a 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to inject 20-30 different type III effector (T3SE) proteins into plant host cells. A major role of T3SEs is to suppress plant immune responses ... |
|
Targeting glucose uptake with siRNA-based nanomedicine for cancer therapy.
Biomaterials 51 , 1-11, (2015) Targeting cancer metabolism is emerging as a successful strategy for cancer therapy. However, most of the marketed anti-metabolism drugs in cancer therapy do not distinguish normal cells from cancer c... |
EINECS 231-667-8 |
MFCD00003524 |
Sodium fluor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