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化源商城
入驻化源商城

4786-20-3

4786-20-3结构式
4786-20-3结构式

化源商城直购

中文名 2-丁烯腈
英文名 2-Butenenitrile
中文别名 巴豆腈
英文别名 EINECS 225-335-1
(2E)-2-Butenenitrile
(2E)-But-2-enenitrile
Crotononitrile (pract)
MFCD00001935
cis-β-Methylacrylonitrile
(E)-2-Butenenitrile
crotononitrile
But-2-Enenitrile
2-Butenenitrile, (2E)-
密度 0.8±0.1 g/cm3
沸点 120.5±0.0 °C at 760 mmHg
熔点 -51.5ºC
分子式 C4H5N
分子量 67.089
闪点 20.0±0.0 °C
精确质量 67.042198
PSA 23.79000
LogP 0.71
外观性状 透明淡黄色液体
蒸汽压 15.2±0.2 mmHg at 25°C
折射率 1.418
储存条件

常温,避光,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

稳定性

1. 常温常压下稳定。

2. 存在于烟气中。

分子结构

1、 摩尔折射率:20.55

2、 摩尔体积(cm3/mol):81.5

3、 等张比容(90.2K):186.7

4、 表面张力(dyne/cm):27.5

5、 极化率(10-24cm3):8.14

计算化学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8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3.8

6、 重原子数量:5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72.9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1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更多

1. 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2. 密度(g/mL,25°C):0.83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4. 熔点(ºC):不确定

5. 沸点(ºC,常压):120-121

6. 沸点(ºC,715mmHg):不确定

7. 折射率(n20D):1.419

8. 闪点(ºC):17

9. 比旋光度(º):不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不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不确定

13.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不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17.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18.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乙醚、丙酮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丁烯腈;丙烯基氰
化学品英文名称: 2-Butenenitrile;Propenyl cyan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4786-20-3
分子式: C4H5N
分子量: 67.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2-丁烯腈;丙烯基氰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丁烯腈 100 4786-20-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 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可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气短、头痛和呕吐。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 5.6 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13 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5.78 接触酸或酸雾产生有毒气体。
5.119 易产生或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
危险性概述: A77 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安全措施: B04 远离热源、火种,贮于阴凉通风处
B07 贮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
B34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B46 切忌与氧化剂、酸类等共储混运
B78 吸入,给输氧或作人工呼吸,就医
B79 吸入中毒者,给吸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B82 误食,饮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漱口,用1:5000的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砂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闪点(℃): 20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尽可能采用隔离式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薄膜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pH:
熔点(℃): -51.5
沸点(℃): 120-121(102kPa)
相对密度(水=1): 0.8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3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20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4H5N
分子量: 67.09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溶于乙醚、丙酮。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104
UN编号: 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3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口径LD50:501mg/kg;小鼠口径LD50:396 mg/kg;兔子静脉TDLo:60mg/kg;豚鼠口径TD50:272mg/kg;豚鼠皮下LDLo:230mg/kg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RTECS NUMBER :
GQ6322000
CHEMICAL NAME :
Crotononitrile
CAS REGISTRY NUMBER :
4786-20-3
LAST UPDATED :
199710
DATA ITEMS CITED :
8
MOLECULAR FORMULA :
C4-H5-N
MOLECULAR WEIGHT :
67.10
WISWESSER LINE NOTATION :
NC1U2

HEALTH HAZARD DATA

ACUTE TOXICITY DATA

TYPE OF TEST :
LD50 - Lethal dose, 50 percent kill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t
DOSE/DURATION :
501 mg/kg
TOXIC EFFECTS :
Behavioral - somnolence (general depressed activity) Behavioral - convulsions or effect on seizure threshold Lungs, Thorax, or Respiration - dyspnea
REFERENCE :
GISAAA Gigiena i Sanitariya.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see HYSAAV. (V/O Mezhdunarodnaya Kniga, 113095 Moscow, USSR) V.1- 1936- Volume(issue)/page/year: 37(4),10,1972
TYPE OF TEST :
LD50 - Lethal dose, 50 percent kill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mouse
DOSE/DURATION :
396 mg/kg
TOXIC EFFECTS :
Behavioral - somnolence (general depressed activity) Behavioral - convulsions or effect on seizure threshold Lungs, Thorax, or Respiration - dyspnea
REFERENCE :
GISAAA Gigiena i Sanitariya.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see HYSAAV. (V/O Mezhdunarodnaya Kniga, 113095 Moscow, USSR) V.1- 1936- Volume(issue)/page/year: 37(4),10,1972
TYPE OF TEST :
LDLo - Lowest published lethal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Intravenous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bbit
DOSE/DURATION :
60 mg/kg
TOXIC EFFECTS :
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REFERENCE :
COREAF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Academie des Sciences. (Paris, France) V.1-261, 1835-1965. For publisher information, see CRASEV. Volume(issue)/page/year: 153,895,1911
TYPE OF TEST :
LD50 - Lethal dose, 50 percent kill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guinea pig
DOSE/DURATION :
272 mg/kg
TOXIC EFFECTS :
Behavioral - somnolence (general depressed activity) Behavioral - convulsions or effect on seizure threshold Lungs, Thorax, or Respiration - dyspnea
REFERENCE :
GISAAA Gigiena i Sanitariya.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see HYSAAV. (V/O Mezhdunarodnaya Kniga, 113095 Moscow, USSR) V.1- 1936- Volume(issue)/page/year: 37(4),10,1972
TYPE OF TEST :
LDLo - Lowest published lethal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Subcutaneous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guinea pig
DOSE/DURATION :
230 mg/kg
TOXIC EFFECTS :
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REFERENCE :
COREAF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Academie des Sciences. (Paris, France) V.1-261, 1835-1965. For publisher information, see CRASEV. Volume(issue)/page/year: 153,895,1911 ** OTHER MULTIPLE DOSE TOXICITY DATA **
TYPE OF TEST :
TDLo - Lowest published toxic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t
DOSE/DURATION :
91 mg/kg/26W-I
TOXIC EFFECTS :
Liver - liver function tests impaired Blood - changes in serum composition (e.g. TP, bilirubin, cholesterol) Biochemical - Enzyme inhibition, induction, or change in blood or tissue levels - true cholinesterase
REFERENCE :
GISAAA Gigiena i Sanitariya.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see HYSAAV. (V/O Mezhdunarodnaya Kniga, 113095 Moscow, USSR) V.1- 1936- Volume(issue)/page/year: 37(4),10,1972

符号 GHS02 GHS07
GHS02, GHS07
信号词 Danger
危害声明 H225-H302-H315-H319-H335
警示性声明 P210-P261-P305 + P351 + P338
个人防护装备 Eyeshields;Faceshields;full-face respirator (US);Gloves;multi-purpose combination respirator cartridge (US);type ABEK (EN14387) respirator filter
危害码 (欧洲) Xn: Harmful;F: Flammable;
风险声明 (欧洲) R16;R26;R36/37/38
安全声明 (欧洲) S16-S26-S36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2924 3/PG 2
WGK德国 3
RTECS号 GQ6322000
包装等级 II
危险类别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