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
Voreloxin 是一种新创的拓扑异构酶 II (topoisomerase II) 抑制剂,能够诱导 DNA 双链断裂,阻滞 G2 期,最终细胞凋亡。
|
相关类别 |
|
靶点 |
Topoisomerase II
|
体外研究 |
Voreloxin是一流的拓扑异构酶II毒物和抑制剂,可插入DNA并诱导位点选择性DNA DSB,G2阻滞和细胞凋亡。 Voreloxin(0.1-20μM)抑制拓扑异构酶II活性并在CCRF-CEM细胞中诱导位点选择性DNA DSB。 Voreloxin(0.11,0.33,1,3μM)通过A549肺癌细胞系中的拓扑异构酶II部分诱导G2停滞。 Voreloxin细胞毒活性需要DNA插入。然而,Voreloxin(1-9μM)不会产生显着水平的ROS [1]。 Voreloxin在AML细胞系MV4-11和HL-60中具有有效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95±8nM和884±114nM。 Voreloxin与阿糖胞苷联合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系中显示出相加或协同活性[2]。 Voreloxin对原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有活性,平均LD50为2.3μM。骨髓细胞系NB4和HL-60中的voreloxin的LD50为0.59μM±0.25μM。 Voreloxin引起细胞周期的S期和G2期细胞的积累,并作用于拓扑异构酶II [3]。
|
体内研究 |
单独使用Voreloxin(20mg/kg,iv)通过每4天重复施用一次剂量(q4d×2)使CD-1小鼠的骨髓细胞数减少80%。 10mg/kg的voreloxin与阿糖胞苷一起导致骨髓消融,血窦扩张和小鼠脂肪细胞浸润。 Voreloxin(20 mg/kg,iv)联合阿糖胞苷导致骨髓和外周血CD-1小鼠骨髓和淋巴细胞的可逆性减少。 voreloxin(10 mg/kg,q4d×2)和阿糖胞苷联合使用可引起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对血小板CD-1小鼠的影响较小[2]。
|
细胞实验 |
使用MTS细胞增殖测定法在48小时内对原代AML单核细胞进行体外毒性测定。计算致死剂量(LD50)。通过连续稀释用voreloxin(31.25nM至4μM)和Ara-C(62.5nM至8μM)处理细胞,并在终体积为90μL的条件下孵育48小时。温育后,加入20μLMTS试剂并将反应再温育4小时。在此时间后反应的吸光度通过分光光度法在490nm处读数,并且在相同测定中相对于未处理的对照细胞计算活细胞的百分比。 IC50值使用Calcusyn软件计算[3]。
|
动物实验 |
称重动物,按体重随机分组,并在开始治疗前分配给研究组。 Voreloxin在第0天以10或20mg / kg静脉内(IV)施用,在第4天施用一次(q4d×2)。在第0天和第4天(tid q4d×2),每8小时皮下给予阿糖胞苷(SC)20或60mg / kg。在第6天,第8天和第12天对每个处理组的至少三只且不多于十只动物取样组织和血液。将股骨置于Streck Tissue Fixative溶液中,或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24-48小时,然后置于70%脱水剂(乙醇,异丙醇,甲醇)中。股骨被脱钙,石蜡包埋,并在生物病理学实验室切片。用苏木精 - 伊红(H&E)染色4微米切片。检查H&E染色的股骨并确定骨髓的细胞百分比。使用Image-Pro Plus v6.1软件[2]在Leica DM2000显微镜上拍摄代表性股骨切片的数码照片。
|
参考文献 |
[1]. Hotinski AK, et al. Vosaroxin is a novel topoisomerase-II inhibitor with efficacy in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15 Jun;16(9):1395-402. [2]. Scatena CD, et al. Voreloxin, a first-in-class anticancer quinolone derivative, acts synergistically with cytarabine in vitro and induces bone marrow aplasia in vivo.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10 Oct;66(5):881-8. [3]. Walsby EJ, et al. The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 voreloxin causes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myeloid leukemia cells and acts in synergy with cytarabine. Haematologica. 2011 Mar;96(3):3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