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苯基锡

一般危化品
更新时间:2024-01-11 07:24:41

四苯基锡结构式
四苯基锡结构式
常用名 四苯基锡 英文名 Tetraphenylstannane
CAS号 595-90-4 分子量 427.126
密度 1.49 g/cm3 沸点 474.3±28.0 °C at 760 mmHg
分子式 C24H20Sn 熔点 223-229ºC
MSDS 中文版 美版 闪点 241.6±11.1 °C
符号 GHS06 GHS09
GHS06, GHS09
信号词 Danger

 四苯基锡用途


Tetraphenyl tin is used as catalyst in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

 四苯基锡名称

中文名 四苯基锡
英文名 Tetraphenyltin
中文别名 四苯锡
英文别名 更多

 四苯基锡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1.49 g/cm3
沸点 474.3±28.0 °C at 760 mmHg
熔点 223-229ºC
分子式 C24H20Sn
分子量 427.126
闪点 241.6±11.1 °C
精确质量 428.058685
LogP 10.49
外观性状 白色粉末
蒸汽密度 14.7 (vs air)
蒸汽压 0.0±1.1 mmHg at 25°C
储存条件 避免光
稳定性

一、基本性质

在四氯化碳中与溴作用生成二溴化二苯基锡,在氯仿中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三苯基锡。

水溶解性 INSOLUBLE
计算化学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2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30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更多

一、物性数据

1. 性状:无色晶体

2. 密度(g/mL ,25/4℃):1.490

3. 熔点(℃):226

4. 沸点(ºC):大于420℃

5.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热苯、吡啶、氯仿、四氯化碳、醋酸,微溶于乙醇、甲苯、二甲苯

 四苯基锡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四苯基锡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traphenyltin;Tin tetraphenyl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595-90-4
分子式: C24H20Sn
分子量: 427.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四苯基锡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产生皮肤过敏反应。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失眠、乏力、多汗等神经衰弱综合征;重症患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治脑水肿。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锡、锡。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110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心扫起,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0.1mg(S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佩戴防毒口罩。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pH:
熔点(℃): 225~228
沸点(℃): 424
相对密度(水=1): 1.49(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4.7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110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C24H20Sn
分子量: 427.11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苯、甲苯、二甲苯、氯仿、四氯化碳等。
主要用途: 用作防蛀虫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锡、氧化锡。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未见毒性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857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液态: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固态: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专人保管。防止阳光曝晒。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不能与粮食、食物、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四苯基锡毒性和生态

四苯基锡生态学数据:

三、生态学数据:

1、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四苯基锡毒性英文版

 四苯基锡安全信息

符号 GHS06 GHS09
GHS06, GHS09
信号词 Danger
危害声明 H301 + H311 + H331-H410
警示性声明 P261-P273-P280-P301 + P310 + P330-P302 + P352 + P312-P403 + P233
危害码 (欧洲) T:Toxic;N:Dangerousfortheenvironment;
风险声明 (欧洲) R23/24/25;R50/53
安全声明 (欧洲) S26-S27-S28-S36/37/39-S45-S60-S61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3146
WGK德国 3
包装等级 III
危险类别 6.1

 四苯基锡合成线路

 四苯基锡制备

二、生产方法简介

由四氯化锡与氯化苯基镁在四氢呋喃中作用或由四氯化锡与苯基钠在甲苯中加热至45℃反应而得。

 四苯基锡文献2

更多文献
In-vivo degradation of poly(lactic acid)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Biomater. Med. Devices. Artif. Organs 13(3-4) , 153-62, (1985)

Lactic acid was polymerized using tetraphenyl tin as a catalyst.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resultant poly(lactic acid) varied between 0.89 X 10(6) and 2.94 X 10(6) depending upon the concentration o...

Metabolism of a tetraphenyltin compound in rats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J. Appl. Toxicol. 23(1) , 31-5, (2003)

The metabolism of tetraphenyltin in rat liver and kidney has been examined. Tetraphenyltin and its metabolites in the tissue were determined periodically for 96 h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of 55.4 mg k...

 四苯基锡英文别名

EINECS 209-872-9
Tetraphenylstannane
MFCD00003006
Stannane, tetraphen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