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三氯乙酸 |
---|---|
英文名 | trichloroacetic acid |
中文别名 |
三氯乙酸(TCA)
三氯醋酸 |
英文别名 |
Trichloroacetic acid
MFCD00004177 2,2,2-trichloroacetic acid TCA EINECS 200-927-2 |
描述 | 三氯乙酸是一种常用的面部化学重铺剂。三氯乙酸是三氯乙烯的代谢物,被认为有助于其对小鼠的肝癌效应[1][2]。 |
---|---|
相关类别 | |
靶点 |
Human Endogenous Metabolite |
体外研究 | 三氯乙酸(TCA)是一种常见的饮用水消毒副产品,在小鼠体内产生一系列肝脏效应,包括肝脏肿大和肝肿瘤。它也是三氯乙烯(TCE)的氧化代谢物,三氯乙烯是一种广泛接触环境的脱脂溶剂,也会在小鼠体内产生肝脏肿大和肝肿瘤[3]。 |
参考文献 |
密度 | 1.62 g/mL at 25 °C(lit.) |
---|---|
沸点 | 196 °C(lit.) |
熔点 | 54-58 °C(lit.) |
分子式 | C2HCl3O2 |
分子量 | 163.39 |
闪点 | 196°C |
精确质量 | 161.90400 |
PSA | 37.30000 |
LogP | 1.44120 |
外观性状 | 透明至白色片 |
蒸汽密度 | <1 (vs air) |
蒸汽压 | 1 mm Hg ( 51 °C) |
折射率 | n20/D 1.62(lit.) |
储存条件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稳定性 | 1.化学性质:三氯乙酸为强酸(20℃时Ka=0.2159~0.2183),其酸性可与盐酸相比。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分解成氯仿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一起加热时,也发生同样的分解。在过量的氢氧化钠作用下,产生甲酸钠。与甲醇、乙醇等能发生酯化作用。 2.稳定性 稳定 3.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碱 4.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 5.聚合危害 不聚合 6.分解产物 氯化氢 |
水溶解性 | 120 g/100 mL (20 ºC) |
分子结构 | 1、摩尔折射率:27.39 2、摩尔体积(cm3/mol):90.3 3、等张比容(90.2K):243.9 4、表面张力(dyne/cm):53.0 5、极化率(10-24cm3):10.85 |
计算化学 |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3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7.3 7、重原子数量:7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83.4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
更多 | 1.性状: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2.熔点(℃):57.5 3.沸点(℃):197.5 4.相对密度(水=1):1.63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5.65 6.饱和蒸气压(kPa):0.13(51℃) 7.燃烧热(kJ/mol):-387.9 8.临界压力(MPa):4.81 9.辛醇/水分配系数:1.33 10.闪点(℃):197 11.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微溶于四氯化碳。 12.熔化热(KJ/mol,59.1ºC):5.9 13.生成热(KJ/mol,固):514.1 14.蒸气压(kPa,25ºC):3×10-9 15.蒸气压(kPa,60ºC):6.2×10-9 16.晶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503.3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300mg/kg(大鼠经口);5640mg/kg(小鼠经口) 危险特性:不易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20版)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 美国(1976)农灌水标准 0.2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3300mg/kg(大鼠经口) 2.刺激性 家兔经皮:210μg,轻度刺激。 家兔经眼:3500μg(5s),重度刺激。 3.致敏性 有致敏作用 4.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250μg/皿。微核试验:小鼠腹腔内给药300mg/kg(24h)。细胞遗传学分析:小鼠经口500mg/kg。DNA加合物:小鼠腹腔内给药2000nmol/L(1周)(间断性)。DNA损伤:小鼠经口500mg/kg 5.致畸性 大鼠孕后1~22d经口染毒最低中毒剂量(TDLo)6402mg/kg,致心血管系统发育畸形。 6.致癌性 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2000mg/L(96h)(黑头呆鱼);277mg/L(48h)(青鳉);2000mg/L(48h)(水蚤) IC50:200~250mg/L(72h)(藻类) 2.生物降解性 MITI-I测试,初始浓度100ppm,污泥浓度30ppm,4周后降解7%。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HEALTH HAZARD DATAACUTE TOXICITY DATA
MUTATION DATA
|
符号 |
GHS05, GHS09 |
---|---|
信号词 | Danger |
危害声明 | H314-H410 |
警示性声明 | P260-P280-P303 + P361 + P353-P304 + P340 + P310-P305 + P351 + P338 |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Faceshields;full-face particle respirator type N100 (US);Gloves;respirator cartridge type N100 (US);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type P3 (EN 143) respirator cartridges |
危害码 (欧洲) | C:Corrosive |
风险声明 (欧洲) | R35;R50/53 |
安全声明 (欧洲) | S26-S36/37-S61-S60-S45-S36/37/39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1839 8/PG 2 |
WGK德国 | 2 |
RTECS号 | AJ7875000 |
包装等级 | II |
危险类别 | 8 |
海关编码 | 29154000 |
上游产品 10 | |
---|---|
下游产品 10 | |
海关编码 | 29154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