鳍藻毒素结构式 
             
            
            
         | 
        常用名 | 鳍藻毒素 | 英文名 | dinophysistoxin-1 | 
|---|---|---|---|---|
| CAS号 | 81720-10-7 | 分子量 | 819.02900 | |
| 密度 | 1.27g/cm3 | 沸点 | 923.3ºC at 760 mmHg | |
| 分子式 | C45H70O13 | 熔点 | N/A | |
| MSDS | N/A | 闪点 | 267.9ºC | 
            鳍藻毒素用途地诺霉素1(DTX 1,35甲基冈代酸)是一种引起腹泻性贝类中毒的病原体。地诺霉素1具有促肿瘤活性,同时也是皮肤刺激物[1]。  | 
    
| 中文名 | 鳍藻毒素 | 
|---|---|
| 英文名 | 9,10-deepithio-9,10-didehydro-35-methyl-acanthifolicin | 
| 英文别名 | 更多 | 
| 描述 | 地诺霉素1(DTX 1,35甲基冈代酸)是一种引起腹泻性贝类中毒的病原体。地诺霉素1具有促肿瘤活性,同时也是皮肤刺激物[1]。 | 
|---|---|
| 相关类别 | |
| 体外研究 | 地诺霉素1抑制特定的 [3H]冈田酸与小鼠表皮颗粒部分的结合[1]。 | 
| 体内研究 | 地诺霉素1(5μg/小鼠;涂抹在背部; 每周 2.次, 共 30周) 导致 100μg 7,12-二甲基苯蒽 (DMBA)处理组的荷瘤小鼠比例增加[1]。 | 
| 参考文献 | 
| 密度 | 1.27g/cm3 | 
|---|---|
| 沸点 | 923.3ºC at 760 mmHg | 
| 分子式 | C45H70O13 | 
| 分子量 | 819.02900 | 
| 闪点 | 267.9ºC | 
| 精确质量 | 818.48200 | 
| PSA | 182.83000 | 
| LogP | 5.45960 | 
| 折射率 | 1.581 | 
| 储存条件 | -20°C,密闭,干燥 | 
| 计算化学 |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8 2、 氢键供体数量:5 3、 氢键受体数量:13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83 7、 重原子数量:58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550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8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1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 
                            
| 9,10-deepithio-9,10-didehydro-35-methyl-acanthifolici | 
| (35R)-9,45-Seco-10-demercapto-9,10-didehydro-35-methylacanthifolicin | 
| DINOPHYSISTOXIN-I | 
| 35-methylokadaicacid | 
| DTX1 | 
| OKADAIC ACID,35-METHYL | 
| Acanthifolicin,9,10-deepithio-9,10-didehydro-35-methyl | 
| DINOPHYSISTOXI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