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I-3063结构式
![]() |
常用名 | IPI-3063 | 英文名 | IPI-3063 |
---|---|---|---|---|
CAS号 | 1425043-73-7 | 分子量 | 455.512 | |
密度 | 1.4±0.1 g/cm3 | 沸点 | 817.8±65.0 °C at 760 mmHg | |
分子式 | C25H25N7O2 | 熔点 | N/A | |
MSDS | N/A | 闪点 | 448.4±34.3 °C |
IPI-3063用途IPI-3063 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 PI3K p110δ 抑制剂,IC50 为 2.5±1.2 nM。 |
中文名 | IPI-3063 |
---|---|
英文名 | IPI-3063 |
英文别名 | 更多 |
描述 | IPI-3063 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 PI3K p110δ 抑制剂,IC50 为 2.5±1.2 nM。 |
---|---|
相关类别 | |
靶点 |
p110δ:2.5 nM (IC50) p110α:1170 nM (IC50) p110β:1508 nM (IC50) p110γ:2187 nM (IC50) |
体外研究 | IPI-3063抑制p110α,p110β和p110γ,IC50分别为1171±533 nM,1508±624 nM和2187±1529 nM。 IPI-3063有效降低小鼠B细胞增殖,存活和浆母细胞分化,同时增加抗体类别转换为IgG1。 IPI-3063是一种p110δ选择性化合物,在p110δ特异性细胞分析中IC50 = 0.1 nM,其他I类PI3K亚型的细胞IC50值至少高出1,000倍(对于p110α,IC50 = 1901±1318 nM,对于p110β,IC 50 = 102.8±35.7nM,对于p110γ,IC 50 = 418.8±117.2nM。 IPI-3063在降低p-AKT方面非常有效(在1 nM时有显着效果)。 IPI-3063还可降低p-ERK1/2,在10 nM时具有显着效果。 IPI-3063是非常有效的,当存在10nM时,B细胞存活率显着降低[1]。 |
激酶实验 | 使用人重组PI3K-α,PI3K-β,PI3K-δ和PI3K-γ。使用磷脂酰肌醇4,5双磷酸(diC8-PtdIns(4,5)P2)。 PI3K-α,β和δ是由全长p110α,p110β或p110δ催化亚基和p85α调节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 PI3K-γ是p110γ催化亚基的单体。将激酶样品(10nM-α,β和δ; 20nM-γ)与IPI-3063在室温下在反应缓冲液(15mM HEPES pH 7.4,20mM NaCl,1mM EGTA,0.02)中孵育30分钟。 %吐温20,10mM MgCl 2,0.2mg / mL牛γ-球蛋白),然后加入ATP / diC8-PtdIns(4,5)P2混合物,得到3mM ATP和500μMdiC8-PtdIns的最终浓度(4 ,5)P2。将反应在室温下孵育2小时,评估PI3K活性。在发光模式下在平板读数器上读取平板[1]。 |
细胞实验 | 首先通过密度梯度离心从血液中纯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然后通过阴性选择从PBMC中纯化人B细胞。通过使用抗CD19 PE缀合的抗体的FACS分析测量,B细胞纯度从4%增加至> 70%。将纯化的B细胞接种,终浓度为0.1×106个细胞/ mL,并用2μg/ mL人CD40L +5μg/ mL抗人IgM / IgG +100μg/ mL hIL-2 +100μg/ mL hIL培养。 -21。所有B细胞在补充有10%(体积/体积)热灭活的FCS,5mM Hepes,2mM L-谷氨酰胺,100U / mL青霉素,100μg/ mL链霉素,50μM2-巯基乙醇的RPMI 1640中培养。纯化的人B细胞用IPI-3063(0.1,1,10和100nM)预处理30分钟,然后用人CD40L +抗人IgM / IgG +人IL-2 +人IL-21刺激120小时。 [1]。 |
参考文献 |
密度 | 1.4±0.1 g/cm3 |
---|---|
沸点 | 817.8±65.0 °C at 760 mmHg |
分子式 | C25H25N7O2 |
分子量 | 455.512 |
闪点 | 448.4±34.3 °C |
精确质量 | 455.206970 |
LogP | 3.10 |
外观性状 | 粉末 |
蒸汽压 | 0.0±2.9 mmHg at 25°C |
折射率 | 1.688 |
储存条件 | -20℃ |
4-Amino-6-({(1S)-1-[2-isopropyl-8-(1-methyl-6-oxo-1,6-dihydro-3-pyridinyl)-1-oxo-1,2-dihydro-3-isoquinolinyl]ethyl}amino)-5-pyrimidinecarbonitrile |
5-Pyrimidinecarbonitrile, 4-amino-6-[[(1S)-1-[8-(1,6-dihydro-1-methyl-6-oxo-3-pyridinyl)-1,2-dihydro-2-(1-methylethyl)-1-oxo-3-isoquinolinyl]ethyl]ami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