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化源商城

苯并蒽酮

更新时间:2024-01-03 00:42:52

苯并蒽酮结构式
苯并蒽酮结构式
品牌特惠专场
常用名 苯并蒽酮 英文名 BENZANTHRONE
CAS号 82-05-3 分子量 230.261
密度 1.3±0.1 g/cm3 沸点 436.2±12.0 °C at 760 mmHg
分子式 C17H10O 熔点 168-170 °C(lit.)
MSDS N/A 闪点 196.1±14.5 °C

 苯并蒽酮用途


【用途一】
用于制深色的还原染料
【用途二】
重要的染料中间体,用于生产还原艳绿FFB、还原橄榄绿B、还原橄榄T、还原灰M、还原黑BBN等。
更多

 苯并蒽酮名称

中文名 苯并蒽酮
英文名 Benzanthrone
中文别名 7H-苯并[de]蒽-7-酮 | 苯绕蒽酮
英文别名 更多

 苯并蒽酮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1.3±0.1 g/cm3
沸点 436.2±12.0 °C at 760 mmHg
熔点 168-170 °C(lit.)
分子式 C17H10O
分子量 230.261
闪点 196.1±14.5 °C
精确质量 230.073166
PSA 17.07000
LogP 4.81
外观性状 淡黄色针状
蒸汽压 0.0±1.0 mmHg at 25°C
折射率 1.735
储存条件

密封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采用铁桶或纸板桶包装,内衬塑料袋,每桶净重50kg或100kg。贮存于阴凉、干燥处。按有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稳定性

本品有毒。人体与之直接接触或在其粉尘中操作,会引起皮炎、湿疹及皮肤变棕黑色等现象,甚至对肝、胃引起不良影响。小鼠腹腔注射LD50:603mg/kg。生产车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要求密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分子结构

1、 摩尔折射率:71.76

2、 摩尔体积(cm3/mol):178.9

3、 等张比容(90.2K):494.4

4、 表面张力(dyne/cm):58.3

5、 极化率(10-24cm3):28.45

计算化学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4.3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7.1

6、 重原子数量:18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348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更多

1. 性状:淡黄色针状结晶

2. 密度(g/mL,25/4℃):不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4. 熔点(ºC):170

5. 沸点(ºC,常压):不确定

6. 沸点(ºC,5.2kPa):不确定

7. 折射率:不确定

8. 闪点(ºC):不确定

9. 比旋光度(º):不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不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不确定

13.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不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17.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18.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19.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溶于硫酸中形成红光带绿色荧光的橙色液体。

 苯并蒽酮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苯并蒽酮;苯嵌蒽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Benzanthrone;Benzanthreno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82-05-3
分子式: C17H10O
分子量: 230.2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苯并蒽酮;苯嵌蒽酮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并蒽酮 82-0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有毒。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受热分解释出有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小心扫起,避免扬尘,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佩戴防尘口罩。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浅黄色针状结晶。
pH:
熔点(℃): 170~171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0.133/225.0℃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C17H10O
分子量: 230.27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稀酸、稀碱液,溶于浓硫酸,易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 用于制还原染料,也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500 mg/kg(大鼠腹腔);290 mg/kg(小鼠腹腔) LC50:无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轻度刺激。家兔经眼: 100mg/24 小时,家兔经眼: 100mg/24 小时,中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易燃溶剂混合后,再焚烧。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5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苯并蒽酮毒性和生态

苯并蒽酮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大鼠腹腔LD50:1500 mg/kg;

小鼠腹腔LD50:290mg/kg;

2、亚急性毒性:大鼠口径TDL0:15 gm/kg/30D-I;小鼠皮肤LD50:117 gm/kg/34W-I

3、致畸性:人体淋巴细胞:3300 ug/L

苯并蒽酮毒性英文版

 苯并蒽酮安全信息

危害码 (欧洲) Xi: Irritant;
风险声明 (欧洲) R36/37/38
安全声明 (欧洲) S26-S37/39
WGK德国 3
RTECS号 CX5075000

 苯并蒽酮合成线路

 苯并蒽酮制备

由蒽醌和甘油经下述步骤反应而得。(1)蒽醌在硫酸铜存在下,用铁粉还原生成羟基蒽酮。(2)甘油在浓硫酸作用下失去水分转变为丙烯醛。(3)在硫酸存在下,羟基蒽醌和丙烯醛加合,并失去一分子水形成新环。(4)再用硫酸氧化成苯并蒽酮。原料消耗定额:蒽醌(98%)900kg/t、甘油600kg/t、锌粉440kg/t、硫酸铜(96%)205kg/t、硫酸(100%)5000kg/t。

82-05-3 preparation

 苯并蒽酮英文别名

BENZANTHRONE
7H-Benzo[de]anthracen-7-one
de>anthracene-7-one
BENZAMIDE OXIME
benzohydroxamamide
Benzamidoxim
N'-hydroxybenzimdamide
7H-benz<d,e>anthracen-7-one
benzenylaminoxime
benzamidoxide
BENZAMIDOXIME
Tetraphen-12(7H)-one
N-hydroxybenzenecarboximidamide
7-Oxobenz[de]anthracene
EINECS 201-393-3
Benzamidoxine
7H-Benz[de]anthracen-7-one
benzenylamidoxime
7H-benz[d,e]anthracene-7-one
Benzamidrazon*HCl
benzamidrazone hydrochloride
MFCD00003585
品牌现货直购
推荐供应商:





查看所有供应商和价格请点击:

苯并蒽酮生产厂家

苯并蒽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