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结构式
|
常用名 | 伊立替康 | 英文名 | Irinotecan |
---|---|---|---|---|
CAS号 | 97682-44-5 | 分子量 | 586.678 | |
密度 | 1.4±0.1 g/cm3 | 沸点 | 873.4±65.0 °C at 760 mmHg | |
分子式 | C33H38N4O6 | 熔点 | N/A | |
MSDS | N/A | 闪点 | 482.0±34.3 °C |
伊立替康用途Irinotecan是水溶性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通过与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结合来防止DNA链的再连接。 |
中文名 | 伊立替康 |
---|---|
英文名 | Irinotecan |
英文别名 | 更多 |
描述 | Irinotecan是水溶性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通过与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结合来防止DNA链的再连接。 |
---|---|
相关类别 | |
靶点 |
Topoisomerase I |
体外研究 | 伊立替康是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伊立替康抑制LoVo和HT-29细胞的生长,IC50分别为15.8±5.1和5.17±1.4μM,并且在LoVo和HT-29细胞中诱导相似量的可切割复合物[2]。伊立替康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IC50为1.3μM[3]。 |
体内研究 | 伊立替康(CPT-11,5mg/kg)在大鼠中连续两周每天通过肿瘤内注射显着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且这种效果也通过渗透微型泵连续腹膜内输注进入小鼠而发生。然而,伊立替康(10 mg/kg)对ip的生长没有影响[1]。伊立替康(CPT-11,100-300mg/kg,ip)显然在第21天抑制无胸腺雌性小鼠中HT-29异种移植物的肿瘤生长。两组伊立替康(125mg/kg)加TSP-1(10mg)/kg /天或伊立替康(150 mg/kg)联合使用TSP-1(每天20 mg/kg)几乎同样有效,分别抑制肿瘤生长84%和89%,两者均比单独使用伊立替康更有效剂量为250和300毫克/千克[3]。 |
细胞实验 | 将指数生长的细胞接种在20cm 2培养皿中,每个细胞系具有最佳细胞数(对于LoVo细胞为20,000,对于HT-29细胞为100,000)。 2天后,用增加浓度的伊立替康或SN-38处理它们一个细胞倍增时间(LoVo细胞24小时,HT-29细胞40小时)。用0.15M NaCl洗涤后,细胞在正常培养基中进一步生长两次,用胰蛋白酶-EDTA从支持物上分离,并在血细胞计数器中计数。然后将IC50值估计为与不用药物孵育的细胞相比,负责50%生长抑制的药物浓度[2]。 |
动物实验 | 伊立替康通过瘤内注射0.1cc体积的适当溶液给药,连续两周每天5mg / kg,连续两周,然后休息7天,称为一个治疗周期。大鼠在8周的时间内接受三个周期。对照动物通过瘤内注射以与第II组动物相同的给药规则接受0.1cc无菌0.9%氯化钠溶液[1]。 |
参考文献 |
密度 | 1.4±0.1 g/cm3 |
---|---|
沸点 | 873.4±65.0 °C at 760 mmHg |
分子式 | C33H38N4O6 |
分子量 | 586.678 |
闪点 | 482.0±34.3 °C |
精确质量 | 586.279114 |
PSA | 114.20000 |
LogP | 4.35 |
蒸汽压 | 0.0±0.3 mmHg at 25°C |
折射率 | 1.689 |
储存条件 | 2-8°C |
分子结构 | 1、 摩尔折射率:159.15 2、 摩尔体积(cm3/mol):416.8 3、 等张比容(90.2K):1223.4 4、 表面张力(dyne/cm):74.2 5、 极化率(10-24cm3):63.09 |
计算化学 |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8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5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13 7.重原子数量:4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200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
更多 | 1.性状:淡黄色粉末 2.熔点(ºC):222~223 3.溶解性:可溶于水、甲醇、氯仿、二氯甲烷等溶剂中。 |
以喜树碱为原料制备。
Irinotecan |
7-ethoxyxanthone-3-carboxylic acid |
Campto |
(+)-Irinotecan |
9H-Xanthene-3-carboxylic acid,7-ethoxy-9-oxo |
MFCD01862255 |
(4S)-4,11-Diethyl-4-hydroxy-3,14-dioxo-3,4,12,14-tetrahydro-1H-pyrano[3',4':6,7]indolizino[1,2-b]quinolin-9-yl 1,4'-bipiperidine-1'-carboxylate |
[1,4'-Bi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4S)-4,11-diethyl-3,4,12,14-tetrahydro-4-hydroxy-3,14-dioxo-1H-pyrano[3',4':6,7]indolizino[1,2-b]quinolin-9-yl es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