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iposide 是一种足叶草毒素衍生物,是拓扑异构酶 II (topoisomerase II) 的抑制剂,同时为一种化疗剂。
米托蒽醌二乙酸酯是一种有效的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米托蒽醌二乙酸酯也抑制蛋白激酶C(PKC)活性,IC50为8.5μM。米托蒽醌二乙酸酯诱导B-CLL(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米托蒽醌二乙酸酯具有抗肿瘤活性[1][2][3][4]。米托蒽醌二乙酸酯还具有抗正痘病毒活性,EC50分别为0.25μM和0.8μM,用于牛痘和猴痘[5]。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2(18C)是一种细菌拓扑异酶抑制剂,对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广谱活性[1]。
Aldoxorubicin (INNO-206) 是多柔比星的白蛋白结合前药,在酸性条件下从白蛋白中释放出来。 Aldoxorubicin (INNO-206) 在各种癌细胞系和小鼠肿瘤模型中具有有效的抗肿瘤活性。
(S) -10-羟基喜树碱-d5(10-HCPT-d5)是氘标记的(S)-10-羟基喜树碱。(S) -10-羟基喜树碱(10-HCPT)是一种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S) -10-羟基喜树碱具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S) -10-羟基喜树碱有可能用于肝癌、胃癌、结肠癌和白血病研究[1][2][3][4]。
AQ4是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和DNA插入剂,在许多人类肿瘤细胞系中是一种化学稳定的细胞毒性剂[1]。
尼兰钦,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木脂素。Niranthin是多诺瓦尼乳杆菌异二聚体IB型拓扑异构酶的有效非竞争性抑制剂。Niranthin可用于抗药性利什曼病治疗的研究[1]。
双吗啉(AT-1727)是一种人类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可以用作抗肿瘤药物和银屑病的研究。双吗啉显示出白血病活性,并在人类淋巴细胞中诱导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1][2]。
NHC-triphosphate 是 NHC 的胞内代谢物 (intracellular metabolite ),以三磷酸盐的形式存在。NHC-triphosphate 是病毒聚合酶 (viral polymerase) 的底物替代物,可以改变产物在聚丙烯酰胺电泳凝胶中的流动性。
Aldoxorubicin (INNO-206) hydrochloride (是多柔比星 (DNA 拓扑异构酶 II 抑制剂) 的白蛋白结合前体,在酸性条件下从白蛋白中释放出来。 Al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 (INNO-206) 在各种癌细胞系和小鼠肿瘤模型中具有有效的抗肿瘤活性。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2(ZML-8)是一种DNA拓扑异构酶I(Top1)的高选择性抑制剂。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2抑制Top1活性并导致DNA损伤。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2阻断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抗肿瘤作用[1]。
Gatifloxacin sesquihydrate (AM-1155; BMS-206584; PD135432) 是一种有效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antibiotic),具有广谱抗菌活性。Gatifloxacin sesquihydrate 可抑制细菌 II 型拓扑异构酶 (type II topoisomerases) (IC50=13.8 μg/ml; 金黄色葡萄球菌拓扑异构酶 IV) 和大肠杆菌 DNA 解旋酶 (IC50=0.109 μg/ml)。Gatifloxacin sesquihydrate 在动物模型中,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
Tyrphostin AG213(AG213)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IC50=0.85μM)。Tyrphostin AG213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IC50=2.4μM)和拓扑异构酶II(IC100=50μM)。Tyrphostin AG213可在肿瘤细胞中诱导非凋亡细胞程序性死亡[1][2][3]。
甲磺酸加诺沙星(BMS 284756)是一种口服活性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厌氧菌具有广谱活性。甲磺酸加诺沙星还抑制Gyrase和TOPO IV[1][2][3][4]。
地氟莫特康(BN 80915)是拓扑异构酶I的有效抑制剂。地氟莫特康可增强血浆稳定性,与其他已知化合物相比具有优越的临床前抗肿瘤活性[1]。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4(化合物7a)是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4抑制HepG2、A549、MCF-7和HeLa癌细胞增殖,IC50s分别为1.20、2.09、1.56和1.92μM。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4可用于癌症研究[1]。
Etoposide phosphate (BMY-40481) 是一种有效的抗癌 (anti-cancer) 化疗试剂和一种选择性拓扑异构酶 II (topoisomerase II) 抑制剂,可以防止 DNA 链的重新连接。Etoposide phosphate 是依托泊苷的磷酸酯前药,被认为与 Etoposide 活性相当。Etoposide phosphate 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凋亡 (apoptosis) 和自噬 (autophagy)。
柔比星(Rubidazon)是柔红霉素(HY-13062A)的衍生物。柔比星与拓扑异构酶II相互作用并抑制DNA聚合酶。柔比星可用于研究急性白血病和肉瘤[1][2][3][4][5]。
Aurintricarboxylic acid 是高效的,αβ- 亚甲基 -ATP 敏感选择性 P2X1Rs 和 P2X3Rs 变构拮抗剂,对 rP2X1R 和 rP2X3R 作用的 IC50 值分别为 8.6 nM 和 72.9 nM。Aurintricarboxylic acid 是一种有效的抗流感剂,通过直接抑制神经氨酸酶 (neuraminidase) 作用。Aurintricarboxylic acid 也是拓扑异构酶 II 和凋亡抑制剂。Aurintricarboxylic acid 是选择性的 TWEAK-Fn14 信号通路抑制剂。
Etoposide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化疗药物。 Etoposide通过与拓扑异构酶II和DNA形成复合物来抑制DNA合成。
Topoisomerase I inhibitor 9 (compound 3d) 是一种 leishmanial topoisomerase IB 抑制剂。Topoisomerase I inhibitor 9 对 L. donovani promastigotes 具有抗利什曼原虫活性,其 IC50 > 值为 34.81 μM。
Pyrazoloacridine (NSC 366140) 具有抗癌活性,抑制拓扑异构酶 1 和 2 的活性 (topoisomerases 1 and 2)。Pyrazoloacridine (NSC 366140) 对 K562 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 IC50 值为 1.25 μM (24 h)。
半胱氨酸是一种抗生素,是靶向拓扑异构酶I(TopA)的抑制剂。seconeolitine也是一种新的抗菌剂,可以抑制肺炎链球菌的生长。半胱氨酸可以抑制TopA松弛活性,IC50值为17μM。半胱氨酸可用于研究肺炎链球菌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1]。
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11(化合物3d)是一种有效的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IC50为2.89μM。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11对肾癌细胞系A498的抑制率为92.46%,IC50为3.5μM。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11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导致细胞增殖抑制和促凋亡活性[1]。
依洛莫特康(盐酸)是拓扑异构酶I和II的有效抑制剂。依洛莫特康(盐酸)是一种喜树碱类似物,属于同型喜树碱家族(hCPT)。与其他以拓扑异构酶I或II为靶点的参考抗癌药物相比,依洛莫特康(盐酸)能以更高的效力降低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1]。
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3(化合物6H)是一种吖啶酮衍生物,也是一种II型DNA拓扑异异构酶(topo II)抑制剂,作为一种拓扑异构酶IIα/β抑制剂,其IC50值为0.17μM,对于topo IIα亚型,IC50为0.23μM,导致明显的DNA损伤,并通过触发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而诱导凋亡[1]。
Rubitecan (RFS 2000),喜树碱衍生物,是一种口服活性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具有广泛抗肿瘤活性,诱导蛋白质连接的 DNA 单链断裂,从而阻断分裂细胞中的 DNA 和 RNA 合成。
伊立替康-d10(+)-Irinotecan-d10是一种氘标记的伊立替康(+)-Irinotecan)。伊立替康(+)-伊立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通过结合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阻止DNA链的释放[1]。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6(化合物3)是拓扑异构酶I的一种有效抑制剂。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6能够捕获DNA-Top1切割复合物,并且在非癌细胞系中的细胞毒性较小。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6具有研究癌症疾病的潜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