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染料为一类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含硫染料。一般是由某些芳胺、氨基酚类等有机化合物与硫磺或多硫化钠一起加热, 即硫化而制成。硫化染料大多不溶于水,在染色时,需溶于硫化钠或碱性保险粉溶液还原成隐色体,再经纤维吸收后氧化而显颜色。它们依所需染色条件的不同,分硫化染料和硫化还原染料两类。前者用硫化钠作还原剂还原;后者用保险粉作还原剂还原,其染色牢度和性能介于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之间,为较高级的硫化染料。 1873年,由Groissant等人将多硫化钠熔融而制成最初的硫化染料。我国 1918年开始生产硫化染料。主要用于植物纤维的染色。其特点是分子内含有硫原子,与硫化钠等还原剂进行反应,则变成溶于水的胶体,使纤维染色,再经过空气氧化而变成非溶性染料。色光不很鲜艳,能使纤维变脆。但一般耐洗耐晒。也有可溶性硫化染料,能溶于水,使用比较方便。生成的硫化染料为各反应阶段的混合物。 1950年后开始出现将硫化染料微粒子化的连续染色法,但由于20世纪50年代后相继出现反应性染料和高级直接染料,特别是耐光性直接染料等,致使硫化染料出现滞销的倾向,但由于廉价等因素而仍在使用。 硫化染料制造工艺较简单,成本低,耐洗耐晒,但色光不鲜艳,能染深色,适于植物纤维和复染,较受农村用户欢迎。除色泽不鲜艳外,该染料色谱不全,缺好的红色和紫色,且上色力低,用量大,因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但迄今仍是我国产量最大和应用甚广的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