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染料是指溶于水中能电离为有色阴离子,不需借助媒染剂的作用,可直接染于纤维素纤维或蛋白质纤维的染料。 这种染料是在1884年发现了刚果红以后发展起来的。刚果红是由联胺和1-萘胺-4-磺酸偶合而成。到19世纪末各种氨基萘酚磺酸开始工业生产后,该染料品种大为丰富起来,绿色、黑色直接染料相继出现。 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有较高的亲和力,染色时可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染蛋白质纤维时一般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直接染料大多数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磺酸钠盐,易溶于水,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水中能离解成阴离子。直接染料分子量大,渗透性差,一般不易透入革的内部,易在革的表面着色。在染色前常加少量氨水以促渗透,使之与革结合缓慢。 直接染料对酸很敏感,加酸可使它发生沉淀。直接染料染色后,若用固色剂、有机酸等处理,可提高坚牢度。 直接染料生产方法简单,色谱齐全,价格低廉,应用方便。但该类染料的耐晒和耐皂洗牢度较差。直接染料以前广泛用于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合成纤维及它们的混纺织物的染色。因直接染料许多品种所用的主要中间体为联苯胺及其衍生物,70年代初已提出该类物质有致癌作用,宣布停止生产和使用。至今世界上生产直接染料的各大公司也停止了染料的生产和应用。 在应用上将直接染料分为四类: 一般直接染料、直接耐晒染料、直接铜盐染料及直接重氮染料。按化学结构类型有偶氮型、二苯乙烯型、 酞菁及二恶嗪型等, 其中以偶氮型为最重要。一般直接染料结构类型主要为偶氮型(包括单偶氮及多偶氮),许多品种都以联苯胺及其衍生物为重氮组分。例如1884年由N. Bottiger合成的第一个直接染料刚果红 (C. I. 直接红28)),由于耐晒性能差,已不作纤维染色用,可用于生物材料及纸张着色,还用作酸碱指示剂。 直接耐晒染料是指耐晒牢度在4级以上的直接染料。分子结构较一般直接染料复杂些。例如直接耐晒艳蓝(C.I. 直接蓝106)。 直接铜盐染料的分子中含有能与铜盐形成络合物的基团如羟基、羧基或烷氧基等。它们互处于偶氮基的邻邻位。染料经铜盐处理后,形成染料铜盐络合物,可提高耐晒牢度。例如直接铜盐蓝2R (C. I. 直接蓝151)。 直接重氮染料分子中含有氨基,染料上染于纤维后,该氨基可以再经重氮化,与偶合组分在纤维上再偶合,以加深纤维上染料颜色的深度,并提高染料的耐晒牢度。由于这类染料色光变化较大,难于控制,现在基本上已不采用了。例如直接重氮黑BH (C. I. 直接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