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黏膜损害因素(胃酸、胃蛋白酶)的增强,黏膜保护因素(胃黏膜屏障、黏膜血液循环和上皮更新)的削弱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目前普遍认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与黏膜损伤因素的增强相关,而胃溃疡的发生常与黏膜保护因素减弱关系更为密切。 胃液内存在胃酸及胃蛋白酶,两者对胃的自身消化作用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形成。胃酸是由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壁细胞上有三种受体,即乙酰胆碱受体、胃泌素受体和组胺(H2)受体,三种受体可接受相应物质的刺激导致胃酸分泌,无论受何种物质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受到“H+-K+-ATP”酶即“酸泵”(H+-K+泵)的控制,该酶促使H+分泌到壁细胞外。当各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启动胃的泌酸机制导致泌酸功能亢进,过量的胃酸就会对胃黏膜造成破坏而形成溃疡。 胃蛋白酶是由胃黏膜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或已活化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活化而来,是胃黏膜的另一主要损伤因素。胃蛋白酶除了能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外,也能水解胃黏液中的糖蛋白、黏蛋白,破坏胃黏膜的黏液屏障,导致溃疡形成。胃蛋白酶的活性受到胃酸的调控,胃液pH在1.8~2.5时胃蛋白酶的活性处于最佳状态,胃液pH增高,胃蛋白酶活性减弱,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共同作用造成溃疡,胃酶起主要作用。 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由其上皮分泌的黏液所覆盖,黏液与完整的上皮细胞膜及细胞间连结形成一道防线,称为黏液-黏膜屏障,具有保护黏膜免受消化的作用。正常情况下,黏液的厚度约为上皮细胞的10~20倍,H+在黏液中的扩散速度相对缓慢,实际上黏液层为黏膜提供了一隔离带,使黏膜与腔内容物相隔离,阻挡住H+及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损害。胃及十二指肠近端还能分泌碱性HCO3-,中和黏膜表层的胃酸,使上皮细胞表面能维持pH0~8范围,抵挡H+的弥散,减少胃酸对黏膜的损害。此外,胃黏膜丰富的血液供应和上皮细胞的不断脱落更新,能够及时保持胃黏膜的完整性,阻挡H+的逆向弥散。当黏膜供血不足、缺血坏死时,上皮细胞更新再生延缓,就可能形成溃疡,如新生儿窒息、缺氧时就易发生应激性溃疡。